大家都知道,比特币的总量是2100万枚。当一个块被成功算出,币就会以挖矿奖励的形式发放给成功“爆块”的矿工。比特币的稀缺性也拉升了它的价值。但是,比特币网络是一个由矿工组成的,通过挖矿他们获得巨大的奖励,很多人就在想如果所有比特币都被挖出来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但假设真的到了那一天,比特币的区块奖励机制已经无法提供丰厚的代币回报时,矿工就不会挖矿了吗?事实上,挖矿成本是不固定的,单独计算爆块奖励也是不科学的。加密数字货币的挖矿难度虽然只增不减,但会受全网算力的增长速度快慢,影响调整周期长短。如果挖的人多,成本自然高,挖的人少,成本自然就降低了。其次,不同地区的电费成本不一样,有的地方甚至能拿到接近免费的电,功耗成本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我们要明确一个原则,只要仍有利润可图,挖矿就不会停止。
其实,从比特币的发展历程来看,真正影响矿工是否继续挖矿的因素,并非是否有矿可挖,而是挖矿的收益如何。在比特币交易量增加、手续费升高;或者比特币价格升高的情况下,挖矿收益可观,矿工们的投入热情都会相应高涨。那么,只要比特币价值还在,不管何时挖矿都会有利润,总有矿工不会关停手中的机器。
很多人之所以会有“2100万枚比特币挖完就没收益”这种顾虑,主要是误以为矿工收益的唯一来源是“爆块”奖励。但实际上,矿工的挖矿收入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区块奖励,从最初打包一次交易开始,每四年减半一次。而另一部分则来自交易手续费。
为了保证自己的交易能够尽快被矿工确认,交易者们通常会额外付给他们一笔手续费,手续费越高,交易被优先打包的可能性越大。而手续费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提高转账门槛,防止区块链中充斥垃圾交易;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矿工竞争记账,使他们在比特币全部被挖出之后,还能够继续为比特币网络的安全提供算力保障。这一点在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中,关于激励机制的描述中也可以找到原文:“只要既定数量的电子货币已经进入流通,那么激励机制就可以逐渐转换为完全依靠交易费。”也就是说,就算所有的比特币都发行完毕,只要有足够多的交易需求,矿工们就有理由继续挖矿,并能从中获得收益。
现在,新的区块被挖出之后,矿工会获得区块的奖励,这包括获得新币和手续费。这些奖励激励矿工维护和保护网络。
(1000T算力七个月挖出7枚比特币,咨询kaiye910323)
如果比特币都被挖出之后,没有区块奖励,单单依靠手续费,可以维持网络的运转吗?如果不能,是否会让矿工离开,而导致网络崩溃。下面的走势图,我们可以看出到2030年,手续费收入会高过区块奖励。一旦手续费超过收入的50%以上,矿工们就可以过度到通过收取手续费存活下来。
手续费是否足以激励矿工?
这个问题暂时没有人可以完全确定出答案。但是,目前的证据表明,通过手续费收入是足以维持矿工和比特币网络的。毕竟,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上涨,手续费也在上涨。有人担心过高的手续费是否会阻止人们使用比特币。然而,现在的手续费仍然要低于世界国家间的法币转账。我们现在只需要考虑耗电和房屋的租金。正如专家指出的:买卖一套房子的成本是2%,即8000美元。我敢肯定,如果个人买卖成本只需要50美元。
目前,很多矿工习惯性以当前币价为参考计算挖矿收益。有一些矿池甚至采用贪心算法,一直把算力集中来挖“最有利可图的币”,也就是目前兑换美元价值最高的币。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贪心算法并没有比一直挖一种币的好到哪里去。为什么呢?因为挖矿本来就不是一个一次性的游戏,币是可以储存的,也就是说,每个矿工都有自己对于加密数字货币前景的判断。即便今天比特币跌到1美元,认为只要有矿工相信未来比特币依然能够涨回去,那么他们就不会在乎眼下的亏损,而是会继续的挖下去,待其未来币价暴涨时,眼下投入的成本完全是九牛一毛了。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最近比特币屡创新高,华尔街机构纷纷入场囤币,连马斯克都忍不住公开喊单,得到了主流媒体和金融机构的认可,大家都对比特币系统的安全性没有任何质疑。
不过,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就在三年前,比特币还面临过诞生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差点被 BCH集团夺权篡位,甚至连“比特币”这个名字都差点不保。
比特币分叉都是上一个牛市的陈年旧事了,本来不想多说,但是最近又有一些无聊的人,抹黑中伤币信,我们不说话,让一些不明真相的朋友还真以为币信十恶不赦,成了反派的代名词,还是简单说一说当年的币信为保护比特币网络做的一些事情吧。
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好多年,这些年来一直没对外提,也不求什么名利,只求大家知晓真相,去伪存真,同时也在茶余饭后,多一些谈资。
BCH分叉党为什么仇视币信?
很多人觉得当年“比特币分叉”这件事并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这种现象现在在加密数字货币社区很常见,可能一个程序员用不了几天就能成功将一个币种分叉。
但是在当年,分叉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牵扯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牵扯到诸多信仰和利益,简直和“佛道之争”不遑多让,简直已经达到你死我活,兵戎相见的地步。
这并不夸张说辞,而是事实。
现实中很多关系非常好的朋友,合作伙伴,因为比特币分叉这件事而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
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 BCH分叉集团对比特币支持者、对币信恨之入骨?天天怼天怼地各种造谣?而且有时候为了让自己的谣言看上去逻辑完备,往往不惜花大量时间去搜集各种资料,然后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让众多不明群众看了觉得“资料详实”,大呼过瘾。
原因就在于,币信断了 BCH分叉集团的财路。
正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币信在瓦解 BCH集团分叉s行动的过程中,做了许多工作,甚至在关键时期守护了比特币两周时间,成功瓦解了BCH(之前叫 BCC)篡权夺位的阴谋。
不得不说,BCH集团真的是知行合一,他们也有信仰,他们真的相信 BCH肯定会成功,能够打败比特币,所以他们把手头的比特币基本上都换成了 BCH,要是被他们篡权成功,其回报之丰厚绝对难以想象。
结果这一切都被币信在关键时刻给毁了,你说他们恨不恨?
币信和比特大陆的恩怨
有关比特币分叉的文章有很多,我这里就不再多说,感兴趣的朋友看一下虎扑的文章《比特币分叉往事》或者搜索其他文章了解。
这里主要说说在分叉大战整个过程中,币信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因为这个事情遭受了怎样的损失。
可能很多朋友在 2018年的时候,看到过比特大陆因专利的事情状告币信矿业公司的新闻,其中的被告还有深圳比特微(神马矿机)和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矿场方)。
当时很多人看到这个新闻其实挺震惊的,因为币信星空和比特大陆吴忌寒两人的关系其实一向都非常好,私底下经常一起约饭。
他们怎么突然就对簿公堂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那个官司中,涉及到的专利叫做串联供电技术。
说起串联供电技术,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技术宅男——瓦西里。
瓦西里早年是俄罗斯的 Bitfury公司(2013年就已经开始做比特币矿机公司)的工程师。从 Bitfury出来之后,2014年,瓦西里被一个名叫 Yuri的俄罗斯人忽悠到了中国,因为 Yuri跟他说他联系到了中国的烤猫,能够拿到他们的芯片做矿机,可以发大财。
那个时候,烤猫公司刚刚宣布,他们不再自己做矿机,而是直接转型成为芯片提供商,欢迎大家采购芯片。
Yuri是个典型的商人,由于当时烤猫最新芯片矿机方案不成熟,在尝试几次做矿机方案不成功之后,他转而向烤猫兜售他的“串联供电”技术。
这项技术早就存在,但是瓦西里受其启发,第一次成果将其用在矿机主板上。
有了这项技术,矿机可以不用昂贵的电源控制芯片,直接对挖矿芯片供电,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还可以不受电源芯片货源的制约。(当时比特大陆将市场上的电源芯片一扫而空,不但没货还抬升了价格)
这项技术说起来简单,实现也简单,但研发却非常困难,因为没有电源芯片控制,电流无法稳定输出,很容易造成电流均衡而烧毁芯片。
烤猫对这项技术非常感兴趣,于是和 Yuri谈了很多次,但是 Yuri的条件太苛刻,后来烤猫得知这项技术的实际拥有者并不是 Yuri而是瓦西里,于是直接找到瓦西里,购买了他的技术,并且还将瓦西里招到了公司当硬件开发工程师。
后来,杨作兴从 RockMiner离开,加入了烤猫矿机( ASICMiner)研发团队,和瓦西里成为同事,一起研发矿机和芯片。
2015年,烤猫突然人间蒸发,烤猫公司也原地解散,所有技术封存。后来道杨作兴在比特大陆兼职了一段时间,顺便将串联电源技术带到了比特大陆。
到了 2016年,杨作兴有了创业的想法,首先是找吴忌寒聊,得到了吴忌寒的单方面的支持,然后吴让他去找詹聊一下,却遭到了詹克团的当面否决,甚至詹还当面将杨作兴的商业计划书直接用碎纸机碎成碎片。
于是,杨作兴创办了神马矿机,从此和比特大陆打擂台。
自然,神马矿机也顺理成章地用上了串联电源技术。
值得说一下的是,杨作兴创业之前曾多次找到星空聊创业的事情,在詹之后,杨再次找到星空,确认杨下决心要做矿机芯片后,星空联合其他几位朋友一起投了,成为了神马矿机的大股东之一。
星空投资神马矿机的逻辑很简单——由于烤猫失踪,烤猫矿机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当时比特大陆的蚂蚁矿机一家独大,基本处于垄断地位,这对比特币网络并不好,很容易出大问题。(事实证明这个判断是非常正确的)
当时一起投资神马矿机的,还有鱼池的神鱼和王纯,大家的想法都非常一致,不能让比特大陆再这样搞下去。
要知道,为了能够成功分叉比特币,比特大陆很早就开始布局,他们在那段时间,将大量矿机优先卖给支持分叉的人,支持比特币的人反而很难拿到货。
并且,大区块的支持者甚至只需要支付 10%的货款,这相当于是给他们做了一个五倍杠杆,只需要支付一份算力的钱,就能获得五份算力。
很多人因此而发家致富,因此也对比特大陆更加忠心耿耿,在支持分叉的岐途上一路走到黑。
幸运地是,神马矿机研发顺利,并且迅速成长成为能够和比特大陆一较高下的矿机厂商。
币信矿业当时是比特大陆的超级客户,为了支持神马矿机的发展,也采购了大量的神马矿机。
在分叉大战期间,当 BCH集团意识到是币信在暗中保护比特币网络的时候,他们采用了围魏救赵的方式,将神马公司和币信矿业公司,以侵犯专利为由,一起告上了法庭。
虽然最终这个官司比特大陆输了,但是他们却达到了预期目的——矿场场地方为了避免风险,要求币信的矿机限时从矿场中搬离,币信算力因此暂时消失,这场较量才告一段落。
经此一战,币信损失惨重。
一方面,币信用自有算力去阻止 BCH算力暴击(后文有解释),每天就有将近 100个比特币的损失(持续了一个难度周期,即 14日)。
另外一方面,因为矿场被迫搬离,这其中又耽误了很长时间无法挖矿,中间也有不小的损耗,币信也遭受了巨大亏损。
不过,这个时候,BCH集团针对比特币精心策划地采用的紧急难度调整算法(EDA)已经失去了最佳作用时间,他们原本想用这个方式来偷袭比特币网络的阴谋也彻底破产。
如果当时没有币信算力的狙击,BCH真的有可能已经成功篡位,不但算力超过比特币,可能连比特币这个名字都被其抢走,比特币可能成长到今天的规模和地位。
因为这件事情,星空和吴忌寒这两个原来的好兄弟,也因此反目成仇,断了往来。币信从此也成为了 BCH利益相关者的肉中刺,眼中钉,欲处之而后快。
币信为什么不支持 BCH?
众所周知,其实无论是币信也好,还是鱼池也好,当年和比特大陆的关系其实都不错,包括香港共识和纽约共识大会,大家都坐在一起谈,一起讨论。
目的当然是共赢,希望比特币发展得更好。
但是,这一切在 2017年之后事情开始有了变化,吴忌寒逐渐有了要分叉的想法,并且他在 2017年 8月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BCH阵营的做法一直相当具有攻击性,一副我就要干死你的架势。其实分叉就分叉吧,各自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但是 BCH从一开始就打算好了,要踩比特币上位。
其实说来很讽刺,原来的比特币布道者,却摇身一变成为了比特币最坚定的反对力量,攻讦比特币也最卖力。
他们说“BCH才是真正的比特币”,号召大家把比特币卖了买 BCH。不知道多少人信了他们的谎言,将自己幸苦囤的比特币换成了 BCH,因此而损失惨重,最终不得不彻底离开了这个行业。请问,这种行为和诈骗有什么区别?
他们说比特币区块小,无法处理太多交易,链上非常堵。结果大家发现比特币没他们说的那么堵,于是他们就发起“粉尘攻击”,短时间内发送大量的小额垃圾交易,造成比特币网络拥堵的假象。然后他们鼓吹大区块,造谣说比特币最终会因拥堵而消亡。(事实上,比特币至今还活得很好,并且越来越健壮。)
记得当年杀毒软件是如何作恶的吗?为了卖出他们的软件,有些无良公司会自己炮制病毒,等用户中毒之后,再去兜售产品。他们的行为简直如出一辙。
当时澳本聪站出来支持分叉,于是他们与其一拍即合,请来了澳本聪为 BCH站台,写文章,开发布会,一顿骚操作猛如虎,风光得不可一世。
当时他们万万没想到,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澳本聪这个诈骗犯可不是易与之辈。仅仅是三个月之后,澳本聪就反手给了 BCH致命一刀,掀起了差点将 BCH彻底毁灭的分叉大战。
没错,BCH分叉比特币,澳本聪又来分叉 BCH,另外分出个 BSV,真是一出好戏!
币信一直都是比特币的信徒,或许 BCH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后续的推进过程中,币信自然非常不认可他们所采取的各种作恶手段。
也许这些手段在政治斗争中非常常见,摸黑陷害竞争对手都是常用伎俩,但这是比特币社区,寄托了无数人的期望和信仰,最初的信仰者就是一小撮理想主义者,变成这个样子,肯定是大家所不愿看到的。
并且,BCH背后主要推手是比特大陆,无论是开发人员,还是社区中的意见领袖,大部分都是比特大陆资助的,BCH俨然就是一个公司币,过于中心化,想要取比特币而代之,显然是不合适的。
并不是说公司币不行,例如 BNB这样的平台币就做得非常好,但是如果这个公司币想要干翻比特币自己上位,那就有点定位不清了。
总之,BCH集团的很多行为都透露出他们的极其不靠谱,要是将比特币的未来寄希望在这样一群人身上,那比特币迟早玩完,这是所有比特币社区的人不愿看到的。
于是,在关键时刻,币信决定出手干预。
币信是如何保护比特币网络的?
不得不承认,BCH为了赢得这场分叉之战,的确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准备,在很久之前就开始聘请社区内的一些意见领袖开始造势,不停地写文章,有些文章写得还挺有深度,看上去有理有据,逻辑完备。(后来澳本聪也采用了同样的套路,忽悠了一大批死忠粉)
除了舆论战,在技术和未来愿景方面,BCH集团也画了很多大饼,看上去让人神往,由于大区块的特性,的确有很多比特币无法实现的功能,这让很多人对其充满了期待。
如果这些还只是常规操作,那么有一点不得不让人惊艳,那就是—— BCH的紧急难度调整机制(EDA)。
因为 BCH使用和比特币同样的算法,按正常的思路,BCH要想分叉成功,并且持续保持出块,就必须拥有庞大的算力支撑,因为分叉的时候,比特币网络的难度已经非常大了,小算力根本爆不出块。
所以,他们想出了一个紧急难度调整机制:如果当前区块的前6个区块出块时间大于12小时,则难度自动下调20%,如果当前区块的 MTP时间和从当前块往前数第6个块的 MTP时间相差大于12个小时,就应急降低20%难度。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一定时间内不出块,就会自动下调20%难度,再不出块就继续下调 20%,直到出块为止。这样就算只有很小的算力,也能保证能够出块。
这个机制乍一看像是防守机制,纯粹是为了自保,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而已,但是各位别被其表象所迷惑了,这实际上是一个极具有攻击性的机制,因为难度只有下调,没有上调。
设计这套机制的人,深谙人性之道,他们懂得,矿工其实是趋利的,只要哪里有钱赚,就会用脚投票,直接把算力切到哪里。
当 BCH的难度降低了,拥有同样的算力,那矿工就能够挖到更多的币,只要所得到的利润大于比特币,那么矿工的算力就会被吸引过来。
这样,就算 BCH的价格比比特币低,只要难度够低,矿工就能赚更多钱,算力就会过来。
而 BCH的算力和比特币的算力是互斥的,挖 BCH就不能挖 BTC,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一旦比特币算力都迁移到 BCH网络,再配合拉涨币价,在当时的环境下,还真有可能会被 BCH篡位成功。
要知道,当时很多中立方都表示过,哪个网络的算力大就支持哪个币是真正的比特币。
不得不承认,紧急难度调整机制的设计的确非常天才,所以,这种机制也被人称为针对比特币的“算力暴击”。
BCH集团酝酿多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筹备分叉,他们准备在分叉之后,立刻对比特币展开“算力暴击”,即分叉完成之后,就把自己的算力从 BCH网络撤出,让难度大幅下降,同时大幅度拉涨币价,这样就可以吸引大部分的矿工算力过来,比特币网络的算力就会暴降,让比特币网络因拥堵不出块而无法运转,最终一举奠定胜局。
这个计划近乎完美。
这简直就是针对比特币的阳谋,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就是没办法去破解,因为当时 BCH集团控制了一半以上的比特币算力,只要吸引 10%左右的算力过来,比特币网络就可能运转不了了。
当时除了 BCH集团控制的算力和矿池,就只有三个矿池占比比较大,分别是鱼池鱼池、国池(比特币中国矿池)、和币信矿池。
矿池就算想要支持比特币,那也得矿工答应,矿池是无法控制用户的算力的,不然矿工肯定会用脚投票直接走人。
所以,BCH集团当时觉得胜券在握了,估计他们连庆祝酒会都已经准备好了。
但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等分叉完毕,BCH出了几个块,当他们将自有算力从 BCH网络撤出,静静等待不出块而难度自动下降之时,意外却出现了——有神秘算力突然接入了 BCH网络,爆块继续。
由于有持续爆块,BCH的紧急难度调整机制就无法生效,因为这样难度一直降不下来(出块间隔时间小于 12小时)。
并且,为了防止神秘算力针对 BCH网络发动 51%攻击,他们又不得不很尴尬地重新将自己的算力切回来,持续挖着。
这些神秘算力隐藏了 Coinbase和地址,一时间所有人都搞不清其来路。
突然出现的神秘算力打乱了“算力暴击计划”的节奏,本来等难度降低后,他们准备了大量的资金要配合拉盘,一时间拉盘计划也无法继续推进,生生卡住了。
这种情形,就仿佛一个刺客,针对刺杀目标发动了致命一击,然后突然出现了一股神秘力量,将这致命一击给挡住了,并且持续守护着目标,导致刺客后续的一系列攻击都无法实施。
BCH集团非常费解:这股神秘力量到底从哪里来的?
前面说过,除了 BCH集团自己控制的算力,另外拥有比较大的算力的,就只剩下鱼池、国池和币信矿池这三方。
鱼池和国池都是散户的算力,他们根本无法动用,只有币信矿池基本都是自己的算力,也就是说只有币信有这个条件做这件事。
答案呼之欲出:币信!
是的,这股神秘算力就是币信的自有算力。
币信在 BCH集团准备针对比特币发动第一次也是最强的一次算力暴击的时候,出手了。
其他人没办法做这件事情,只有币信有这个条件,只有币信能做,那就由币信来做!
为了比特币的未来,舍我其谁?
要知道,当时难度没降下来,矿工挖 BCH肯定是不划算的,币信矿业顶着每天几十甚至上百比特币的巨额亏损,硬生生守护了比特币一个难度周期!(即两周时间)
BCH集团也很快反应过来,知道这肯定是币信干的好事,但是没办法,在技术上他们是无法拒绝币信的算力的,只能干瞪眼。
通过这个方式,他们终于将币信算力赶出了 BCH网络,这才得以对比特币实施算力暴击。
币信矿场刚停机,他们就迫不及待开始拉盘了,BCH开始大涨,但那个时候已经他们无力回天了,因为最佳狙击时机已过,他们已经失去了“天时”,效果大打折扣。
尽管后面 BCH针对比特币多次算力暴击,导致比特币网络算力经常不稳定,但胜负已定,已经无关紧要,不影响大局。
经此一役,币信损失惨重,不但损失了十几天的比特币挖矿收益,矿场也不得不搬离,损失的比特币在现在看来,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币信为守护了比特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帮比特币挡住了致命一击,做了比特币信仰者该做的事情。
虽然币信因为这件事几乎将以前所有挖矿赚到的利润都一次性亏了出去,但长期来看,币信肯是受益的。
后记
这些往事封存已久,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其中的细节,也不知道币信当年做的事情,这其实也没什么,币信一直都活得很好。
但是这么多年来,币信一直被一些别有用心者抹黑造谣,实在心累,想想还是写点文字,将事实公布,免得无辜吃瓜群众被其误导。
分叉风波已经过去多年,比特币依然还是那个比特币,比特币社区也比以前更加健壮,这是我们这些比特币信仰者最大的幸福。
Long Bitcoin, Short the world!
#欧易OKEx##比特币[超话]##数字货币#
挖矿的意思就是对加密货币(比如比特币Bitcoin)开采。开采比特币就像是在做数学题,第一个解出的人就可以得到奖励。总而言之,这一个求解并验证的过程就是挖矿,而矿机就是协助破解数字答案的设备,而矿工就是那群通过运行矿机,得到收益的人。在比特币刚产生的时候,只要用普通的计算机就能挖矿了,个人很快就能挖出一块了,但是随着比特币的发展、每10分钟出一个块的难度调节机制以及全网算力的不断提高,挖矿就变得更加难了,一般的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很难挖得出区块了,所以专业矿机就产生了,专业矿机也就是ASIC矿机。但是单台ASIC矿机的算力也还是受到限制的,全网算力一直在提升,所以就产生了矿池,它被看作是集中矿工算力的运营商。挖矿是可以获得收益的,通常情况下矿工挖矿的过程就是通过运行比特币节点,同步历史账本,将最新交易记录到账本,并获得比特币区块奖励的一个过程。对比特币网络而言,矿工通过挖矿维护比特币网络安全。对矿工而言,通过挖矿分得比特币奖励。现在的比特币爆块/出块奖励为6.25个比特币(编辑日期:2020年5月12日)。挖矿也就是工作量证明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通过计算一个数值( nonce),然后让拼凑上交易数据后计算出的 Hash值满足规定的上限。在节点得出满足的Hash值之后,就会立刻对全网进行广播,散布全网自己已经打包到了新的区块的消息,在网络的节点收到广播打包区块之后,就会马上对其进行验证。等到验证通过之后,就说明已经有节点成功解迷,自己就不继续进行区块打包了,而是就选定了这个区块,然后将其记录到自己的账本中,接下来就会进行下一个区块的竞争猜谜。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网络中最快解谜的区块,才可以被添加的账本中,其他的节点进行复制,由此整个账本就具有唯一性。通常情况下算力与挖矿收益是正相关关系,算力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1)如果难度相同,算力越高,收益也就会越高;
2)比特币每2016个区块,大概两周就会进行一次难度调整。可能出现全网难度调整,从而导致算力增加,收益反而减少的情况发生;
3)除此之外,比特币每4年奖励减半一次,在奖励减半的收益,用户挖矿的收益也会跟着减半。其中,算力和收益之间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您一天的挖矿收益=您的算力*一天的时间(86400秒)*块奖励(6.25个比特币)/(全网难度*2^32)
我们通过以上关于什么是挖矿怎么挖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什么是挖矿怎么挖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