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入开多:是指当用户对指数看多、看涨时,新买入一定数量的某种合约。进行“买入开多”操作,撮合成功后将增加多头仓位。
卖出平多:是指用户对未来指数行情不再看涨而补回的卖出合约,与当前持有的买入合约对冲抵消退出市场。进行“卖出平多”操作,撮合成功后将减少多头仓位。
卖出开空:是指当用户对指数看空、看跌时,新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合约。进行“卖出开空”操作,撮合成功后将增加空头仓位。
买入平空:是指用户对未来指数行情不再看跌而补回的买入合约,与当前持有的卖出合约对冲抵消退出市场。进行“买入平空”操作,撮合成功后将减少空头仓位。所谓合约,是指期货合约,也就是在未来交易“标的”的合约。交易嘛,自然就两种,一种是买,另一种是卖。
期货合约其实就是一份约定好的协议,协议一旦到期,买家必须按照协议价格买入,卖家必须按照协议价格卖出。
名词解释:期货合约必须要清楚的要素
标的:
又叫基础资产(underlying asset),在期货合约里,这是双方同意交换的资产。比如做比特币的合约,那最后你将买入比特币或卖出自己账户的比特币。
目前比特币期货标的都是比特币价格指数,并且结算和交割价格的产生方法都以这个指数为基础。
手续费:
与股票交易需缴纳印花税、佣金、过户费及其他费用不同,期货交易的费用只有手续费。比特币期货交易手续费有开仓收费和平仓收费两种,比如在OKEX,就是在建立仓位时收取。
比特币期货手续费一般是合约总价值的0.03%。
保证金:
字面的意思,保证金就是你玩合约必须要抵押在合约里的现货,你玩BTC就抵押BTC作为保证金,你玩ETH就抵押ETH。
杠杆:
保证金跟另一个概念息息相关—杠杆,一般以杠杆比例来反映收益和风险水平。如50倍杠杆(即2%保证金),它意味着投资者投入1个比特币就可以购买50个比特币的期货合约(即50倍杠杆);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投资者投入的1个比特币相当于购买到的50个比特币的2%(即2%保证金比例)。
通过50倍杠杆,期货相对于现货的收益被放大了50倍,比如同时购买1个币的现货和用1个币买多50个币的期货,假定现货和期货价格都上涨100%,那么现货赚了1个币,而期货则赚了50个币。
需要指出的是收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收率放大的结果是风险的对应放大,2%的保证金(50倍杠杆)意味着价格反向波动2%保证金就亏损100%了。所以投资者一味追求高收益并不理智,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标的才是明智之举。
关于稳定币,试着从诞生背景、分类、特征、不可能三角、案例、未来发展六个方面做一个简单概述:
一、稳定币的诞生背景
1、数字货币想成为受主流市场认可的货币,必须要有更高的收益,而这种高收益背后却是更大的波动性,而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特征却排斥这种高波动性。
因此,以USDT为代表的稳定币登上了舞台。稳定币要么以特定的资产保持固定比例兑换,要么通过算法调节货币供给来维持币值的稳定,因此称为稳定币。
2、稳定币的需求有两个,一个是避险需求,币圈进入熊市之后,对稳定币的需求非常旺盛,投资者需要将持有的数字货币转换成稳定币来减少损失,都希望持有稳定币来避险;第二,数字货币发展至今,需要进入到流通领域,而流通领域需要的是一种价值比较稳定的货币。
二、稳定币的分类
目前全球共有57种稳定币,其中23种稳定币已经投入使用,另外34种稳定币仍然处在测试阶段。总体来说,稳定币可以分为三类:
1、资产支持型:发行人以现实中的法币或其他资产担保来发行数字货币,依赖于中心信任和集中发行。这类项目的代表有USDT、GUSD等。
2、链上数字资产抵押担保:发行人以数字货币作为担保,可以在区块链上发行,公开透明,不依赖第三方。这类项目的代表有 MakerDao、Bitshares、Havven等。
3、无抵押算法发行:由算法支持的稳定币,由智能合约模拟中央银行弹性调节Token供应量。这类项目的代表包括Basis、Carbon等。
三、稳定币三大特征:
1、锚定:挂钩稳定的标的物。
2、抵押:提供资产作为偿还的担保。
3、可赎回:流动性好,可随时兑换。
四、稳定币的不可能三角:
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货币的自由流动以及价格的稳定性三者之间只能选择其中的两者,稳定币选择了数字货币的自由流动和币值的稳定,就必须放弃货币超发的权利。
这里会产生一个矛盾:
如果稳定币的项目方不超发货币,就很难盈利;如果超发了货币,那么就会产生信用危机,投资者会怀疑稳定币是否能及时兑付而出现挤兑,最终被市场抛售。
五、稳定币案例:
案例1:USDT
USDT是通过Omni Layer协议在比特币区块链上发行的加密数字货币。每个USDT都由Tether公司储备的美元支持(即每发行1枚USDT代币,其银行帐户都会有1美元的资金保障),并且可以通过Tether平台赎回。
USDT的优点是流程直观清楚,基本保持了与美元1:1比例的锚定。其缺点在于中心化运作,资金托管情况不透明,存在超发的可能性。
案例2:GUSD
GUSD是基于以太坊网络发行的与美元1:1比例锚定的通证。相对于USDT,GUSD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受到美国纽约金融服务署(NYDFS)的监管,并且每一笔增发都会有相应的资金入账,并进行账户审计。
如果执法部门觉得相关交易账户存在问题,便可以冻结相关的操作。GUSD的成功发行在数字货币的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首先,它是由美国纽约州政府审批通过的,代表稳定币在法律上的合规,扫除了稳定币在欧美主流市场上未来面临的法律风险;
其次,GUSD有政府监管和审计,这相当于增强了GUSD的信用,主流市场也更认可这款稳定币,更为重要的是GUSD开辟了主流资本进入数字货币行业的通道。
案例3:MakerDao
MakerDao系统中界定Dai和MKR两种代币,Dai稳定货币是由抵押资产ETH支撑的数字货币,其价格与美元保持稳定。MRK是Maker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权益和管理代币,其中Maker是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平台,通过抵押债仓(CDP)、自动化反馈机制和其他外部激励手段支撑并稳定Dai的价格。
用户将ETH发送到CDP的智能合约中进行锁定,同时按照一定的抵押率生成Dai,直到用户偿还Dai后方可拿回抵押资产。如果抵押资产下跌至低于其支持的数额,使得Dai的价值不足1美元,合约会自动启动清算。
MKR是系统的救市资产,当市场出现极端情况时,Maker需要在抵押资产的价值低于其支持的Dai的价值之前通过强制清算CDP并在内部拍卖抵押资产来进行对抗。
案例4:Bitshares
BitUSD是一个在Bitshares平台上的稳定币,以代币BTS做为抵押品,用于追踪美元的价格,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用BTS抵押兑换并创建BitUSD,交易价格由去中心化交易所的BitUSD与BitShare价格决定。
若抵押代币Bitshares价值下跌,任何BitUSD持有人可赎回BitUSD并获得1美元的Bitshares。BitCNY是Bitshares平台上的另一个稳定币,其价值与人民币1:1锚定。
其本质是Bitshares内盘的一种无息借贷合约,每生成1份BitCNY背后有2倍价值的BTS来保证,BitCNY持有者归还1份BitCNY时,Bitshares平台归还抵押的2倍价值的BTS。
案例5:Basis
为扩张和收缩Basis的供给,Basis协议界定了三种代币,分别为Basis、BondTokens和ShareTokens。Basis为稳定通证,实现与美元1:1兑换比率;
BondTokens为债券币,类似于零息债券,其价格通常低于1 Basis,有效期为5年;ShareTokens为股份币,价值源于分红政策。Basis通过BondTokens和ShareTokens来调节市场上Basis的流通量,即当Basis价格相比美元价格下跌需要收缩供给时,系统会拍卖出售BondTokens来销毁Basis,市场上流通的Basis代币总量会下降;
当Basis价格相比美元价格上涨需要增加供给时,系统会增发Basis代币,首先按发行时间偿还未偿还的债券币BondTokens,若债券币清算完毕之后,系统将剩余新增发代币按比例分配给ShareTokens股份币持有者。
我们看到,稳定币大多都是跟双币机制甚至多币机制联系在一起,国内的“通证星球”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多币机制代表,在通证星球的Token体系里,设计了“居民Token——星球Token——平台Token”的多Token体系,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六、稳定币的未来发展
正如几百年前货币由贵金属向纸币演化一样,我们正处于货币由纸质向数字形式演变的特殊历史阶段。
一般而言,一个成熟的市场上只需要1~2种稳定币,稳定币的未来发展也很可能按照上述历史规律,开始由众多项目方发行,最终到1~2家。
稳定币未来也完全不可能真的遵循1:1储备的货币局制度,跟银行券的历史一样,这些稳定币在保留足够的储备金后,其余资金用来产生信贷。
换而言之,这就是稳定币的超发,而稳定币的项目方将会成为数字货币领域的早期准银行机构。
庄家坐庄时的巨大资金要想悄无声息地就进驻到某一只上市公司股票中,也非一日一时之功。往往需要在相对的价格低位上反复震荡,或者通过长期横盘的方式令短线客忍无可忍.最后敬而远之:或者通过上蹄下跳的股价跳跃方式引诱散户难耐寂寞而低抛高吸,使之最终因跟不上操作节奏而被抛弃。由于各种庄家的不同实力、不同的大盘趋势.以及各自不同的经验.建仓的方式和手法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庄家建仓过程中,多可能同时采取几种手法交替使用来强化“巧取豪夺”的整休效果。
砸盘吸筹一般出现在大盘受到利空的影响或因其他原因而出现大幅跳水时。在目标股票的价格还在继续下跌之际,准备采用顺势砸盘手法建仓的庄家就会开始逐步介人到目标股票之中进行操作。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大盘未见底之前,股价距庄家吸货成本目标有一定差距,庄家不愿在较高价位承接筹码,必须将股价打到一个较低价位。
由于利用此手法正值大盘向下之时,市场抛压沉重,庄家或利用手中筹码在开市和收市前大幅打低股价,造成投资者恐惧割肉离场;或在当天吸纳部分筹码,于第二日打低股价,庄家在更低价位上承接.采取边打边吃手法,将投资者手中筹码收集到自己手中。
砸盘吸筹并不能随意使用,如果指数形成了牛市格局,并且保持着强势上涨的走势.庄家采用砸盘吸筹,只会给投资者以逢低买人的机会。所以逢低建仓只能在指数下跌或是牛市形成过程中的调整区间内进行。如果指数不配合下跌,不足以给投资者造成恐慌的感觉。
从原则上来说,选择这种手法建仓的庄家一般都会是很大型的专业投资机构,拥有较雄厚的资金实力。在长期的下跌的过程中,即使是那些能够得到一些“内幕”消息的人,这种无边无际的跌势后,也不敢轻易地在股价继续下跌阶段中进场买人股票。故此,常常会有一些如“市场弃儿”的股票,无人问津。特别是某些一年半载都貌似无人理睬的个股,藏在一个不为人关注的黑暗角落里面,乍一看还真以为是无庄关注的股票在随波逐流。但是,股价长期横盘后突然出现大幅度上涨的第一根长阳.这就往往是庄家吹响冲锋陷阵的第一声号角。
永续合约是一种新型的合约,它是从传统的期货合约演变来的。
永续合约相比于期货合约,永续合约没有到期或者结算日,它更像是一个保证金现货市场。因此它的交易价格比较接近于标的参考指数价格。
因为永续合约没有交割日,所以它更加适合长期持仓。就是说,只要用户开的仓位只要没有爆仓被强行平仓,就永远不会被动平仓。你的委托挂单只要不是主动撤回,会永远保留直到达成交易。
扩展资料:
没有交割日也就意味着永续合约的价格没有一个强制的约束,这样就会变成一个赌博工具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永续合约就有了下面的规定:
1、在某一时刻,当期货价格大于且明显偏离现货价格,多头需要付费给空方。
2、在某一时刻,当期货价格小于且明显偏离现货价格,空方需要付费给多方。
3、偏离的程度越大,付费的费率越高。